于2013年,我们看见有需要在香港发展「无障牙科」,于是成立了「香港无障牙科学会有限公司」。
社会上有不少青少年和成年人受肢体残障,智力发展迟缓,健康、情绪、感官、精神或社交障碍等因素影响,未能接受普通牙科治疗。「无障牙科」就是要关顾这些人士,为他们提供适切的口腔护理服务,从而改善他们口腔健康。
由于香港没有提供正规「无障牙科」培训,在英国爱丁堡皇家医学院牙科学院无障牙科专科委员会主席Dr Sarah Manton的建议下,「香港无障牙科学会」创会成员透过自学和海外专科专家帮忙去开展「无障牙科」。我们相信要在香港发展「无障牙科」,最稳妥的方法是为有「无障牙科」需要的病人提供口腔护理服务,从而获取实践经验。按「香港无障牙科学会」订下的使命,我们将推动和建立一个关心特殊需要的人士的无障牙科社群。
食物及衞生局(食衞局)考虑到智障人士长期欠缺牙科服务,首先提出由私营市场为智障人士提供牙科服务的概念,于2013年初,「香港无障牙科学会」抓紧这个机遇,向食衞局提交建议书,与「香港牙科学会」及「播道医院」合作,发展一项为期四年的「智障人士牙科服务先导计划」。食衞局接受此建议书,并于2013年8月推出这先导计划,命名为「盈爱・笑容服务」,由「播道医院」为这计划提供服务,「香港无障牙科学会」则提供「无障牙科」的专业意见。
至2014年中,「播道医院」营运这先导计划的情况有所变动,待至2014年10月底,「香港无障牙科学会」须接手此先导计划的诊症服务,而「盈爱・笑容基金有限公司」则为学会提供财务资助。就此,学会开启了与「盈爱・笑容基金」的紧密合作,为有「无障牙科」需要人士发展及提供牙科服务。
于2015年5月,「盈爱・笑容基金」全面接手管理牙科诊所,继续营办「无障牙科」服务,并与「香港无障牙科学会」签订了一份专业服务协议书,由「香港无障牙科学会」出任这牙科服务的管理人。
我们「无障牙科」服务的范畴亦慢慢扩展起来,自2013年至2016年,服务对象由智障人士增至精神病患者,至2017年更扩展至肢体残障人士。
「盈爱・笑容服务」是为智障人士提供牙科服务的一个先导计划,由「香港无障牙科学会」及「香港牙医学会」统筹,主要由「盈爱・笑容基金」于「盈爱无障牙科中心」提供服务,而播道医院则为需作全身麻醉的治疗个案提供手术室设施。「盈爱・笑容服务」自2013年8月推出,预算为期四年,但由于反应热烈,获延期一年至2018年7月13日,以便为所有在轮候册上已登记的个案完成治疗。此先导计划由食衞局资助合资格人士的牙科治疗费用。
先导计划的合资格服务对象为18岁或以上的智障成人,并同时受惠于以下其中一项:
合资格智障人士,须经社福机构康复服务单位,例如智障人士院舍及展能中心,转介至计划的指定牙科诊所,即「盈爱无障牙科中心」接受初步口腔检查,之后按个别情况,安排他们接受所需牙科治疗,于「盈爱无障牙科中心」主要以「行为管理」或「清醒镇静」的方法来进行牙科治疗,又或者前往播道医院接受「全身麻醉」的牙科治疗。所有合资格智障人士可获提供基本牙科治疗。当完成治疗后,诊所更为照顾者提供口腔健康教育及口腔卫生指导,以便他们帮助病人保持口腔健康。
2016年底,「盈爱・笑容服务」先导计划已达标完成1,600个案,「香港无障牙科学会」亦向食衞局提交了评估报告。之后食衞局要求从2017年2月20日起,停止接收新症,但为要确保完成轮候册上登记了的所有个案,食衞局于2017年7月再投入5百万元,将服务顺延至2018年6月30日。
为达致最多人从余下的资助额中受益,食衞局批准「盈爱无障牙科中心」于2018年2月12起,重收新症,而这先导计划亦再度获延至2018年7月13日。
计划完成后,共有约3,400 位智障人士登记使用这服务,近3,000人(88%)完成治疗,约有400人(12%)退出。受惠于「盈爱・笑容服务」的病人中,超过1,850人透过「行为管理」接受治疗,约 280人经由「清醒镇静」接受治疗,差不多840人则进行「全身麻醉」的牙科治疗。此服务受到智障人士家长及康复服务工作者的欢迎。
先导计划取得成功,促使政府推出一项近似计划。紧接着先导计划,衞生署推出一个名为「护齿同行」的新项目,于2018年7月16日开始,继续为智障人士提供牙科服务。而新计划中,病人可从多间非政府机构牙科诊所中选择一间接受服务。